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凉州攻略 (第1/2页)
曹叡不知道是不是被曹休和贾逵之死给刺激了,还是被江东和西川的这种在他眼皮子底下瓜分他麾下地盘的行为给刺激了。 不过他只知道一件事。 他那个看不上的父皇压制了孙权七年,可是他刚刚上位两年,接连两次大败不说,更是直接将自己的南方防线给打崩了。 甚至还让孙权直接登基称帝了。 这么一来,曹叡是真的怒了,不仅如此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将九品中正制给抬了出来,甚至直接将这边疆任命的诸多权利都放了出来。 为此,曹魏出现了一连串的调动。 首先是扬州刺史之位,调青州刺史王凌出任扬州刺史,王凌也算是半个名将,当年也是跟随曹休出征江东攻打洞口。 也算得上是江东的宿敌了,虽然只能够算是半个,同样的王陵不单单是名将,更是大汉司徒王允的侄子,还是这次跟随曹休征战江东的大将之一,曹休去世之后也是他稳住了扬州局势,算得上是实至名归了。 而和王陵一样,豫州刺史贾逵去世之后,则是让前将军,同样有假节之权的满宠接任。 从这方面来看,此时刚刚得到某种权利的诸多世家是真的还要脸的。 也还是有德行的。 但是后面的诸多安排,恐怕就不是那么有德行了。 王凌原是青州刺史,现在既然出任扬州,那么这青州刺史之位就必须让出来的,接任的不是朝中的任何一员名将或者名臣,而是名不见经传的程喜! 程喜是何等人物,恐怕这世间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得出来,便是曹叡在看到了这个人之后也是满脸的疑惑,不知道他之前到底干过什么。 不过他知道程喜为何会被他们提出来,完全就是因为程喜乃是青州本部世家之中的主力。 程喜程申伯,年纪不小,名望不高,不够这程家在青州一带到也算得上是薄有名声了,最重要的是,这个程喜是真的听话。 至于听谁的话,反正不是曹叡的,因为曹叡和他不熟。 之后徐州刺史从吕虔改为胡质之子胡威,一门两刺史,这也是真的给胡质面子了,或者说是给胡质背后的某个人面子。 幽州刺史王雄不变,而凉州刺史则是从和西川诸葛孔明交好的孟建变成了曹魏重臣徐邈,虽然孟建没有什么错误,但是相比较于徐邈,曹叡更加信任谁,可想而知。 (这里抱歉一句,之前查资料的时候,不小心将孟建和石韬弄混了,不过不影响大局,会改!) 雍州刺史郭淮不变,不过司隶校尉确实变成了孔家的孔羡。 至于益州刺史和交州刺史....曹叡没有好意思自欺欺人,他直接下了命令,谁能攻下陇右之地,便许他益州刺史之位。 同样的,无论是谁打下江陵,便给他交州刺史之位,不过这一点谁都不想要那荒凉之地。 到此,这太和三年的诸多变化终于算是告一段落了,不过后面他们会更加的混乱,因为这次大换血带来的还有诸多变化,底层的变化。 不过这种事情曹叡就不会亲自过问了,他更加在乎的是凉州,陇右,江东,上庸乃至天下。 而就在曹魏不断的变化之时,西川的诸多事情业已经准备完全,封赏,惩处,祭奠等等,都已经在诸葛孔明的手中缓缓进行。 赵云谥号顺平侯,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这两个字对于赵云,当真实至名归! 同时追封其为大将军,永昌乡侯! 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永昌乡侯,封虎贲中郎将,执掌宫中禁卫之一,在陈到麾下为将。 次子赵广被任命为牙门将,业执掌上千兵权,驻扎成都,属向宠麾下。 两个人的官职都不算高,但是他们不但年轻,更是身在成都,属于刘禅爱将麾下,两个人又在刘禅的眼皮子底下,谁都知道这是刘禅要抬起赵家。 不过这是赵云用自己的性命换来的,这没人会觉得不好。 同样的,高翔追封玄乡候,他之前之时杂号的横野将军,刘禅专门给他加封了一个大字,高翔也应该是大汉唯一一个杂号大将军了,横野大将军。 高翔寒门出身,本身也并无子嗣,刘禅对此也表示十分的无奈可惜。 之后邓芝从尚书改任中监军、扬武将军,加封阳武亭侯,邓范加封横江将军,虽然是杂号,不过却也正式步入了将军号。 之后还有诸如句扶等人也各有封赏便不一一赘述,之时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