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故事 (第2/2页)
一片金色。 桃夭先一步上去,将篮里的食物摆在上面,复又将背篓放下,在竹筏正中的竹几下点了薰香,夜间多蚊虫,香不能灭。 待桃夭弄好后,楼画语朝她招了招手,示意拉她上去。 却没想姬瑾一步跨到竹筏之上,稳稳当当的,竹筏连晃都没晃一下,直接一用力就将楼画语拉了上去。 楼画语虽在南疆呆了这么几个月了,却并没有上过几次竹筏。 脚底虚浮,不由的恍了恍身子,姬瑾趁机将她搂住,扶着她坐在竹凳之上。 “你们下去吧。”楼画语却转身,看着关雎桃夭道:“我和殿下顺水而下,无须跟着。” 桃夭脸色立马一变,关雎也忙道:“河道中间,水颇深,娘子……” “我会照料五娘的。”姬瑾顺手拿起竹篙,朝关雎道:“你们下去吧。” 桃夭还要再说什么,关雎见楼画语一手撑在竹几上,双眼看着远处,知道娘子已然打断了主意,拉了桃夭一把。 只是朝楼画语道:“娘子还未用饭食,记得先用饭。” “知晓了。”楼画语拿纱扇朝她挥了挥,沉笑道:“你和桃夭也玩去吧。” 两人有些踟蹰的下了竹筏,看着姬瑾用力一撑,竹筏就破水而去,不由的心头又是一跳。 竹筏到了正中,就十分平稳了,只需时不时掌掌方向就好。 楼画语将竹几上的饭食摆好,见竹筏到了平坦的地方,这才朝姬瑾道:“用饭吧,让它飘着就行。” 姬瑾抬眼看去,却见昏暗的灯光之下,她头上簪子闪着粉色的玉光,这才发现她居然簪了那只桃花簪。 到了河中,风越发的大,吹得她鬓角发丝微乱,却又有着异样的美态。 裙带飘扬,裙侧却有一枚青白玉佩压着,正是当初他赠的那枚,心头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这河风,就好像那灯笼的光,照着整个人都是暖暖的。 走过去,在她对面坐下,随意的伸手帮她将鬓角碎乱理了理。 “多谢。”楼画语将碗递于他,轻声道:“在外就胡乱用一些吧。” 姬瑾接过碗筷时,突然感觉这样真的很好,就好像普通人家的夫妻,他撑船打渔,五娘在后头船仓中做饭。 他明明有很多话要和五娘说的,他甚至一路都在思着有什么好的诗词告之五娘,以表相思爱慕之情。 可此情此景,却又感觉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他也曾听闻,太祖当年与太后私奔,一人打渔一人纺纱;原先他以为太祖不过是少年意气,叛逆不知轻重,不顾大局。 现在这般,他突然也不想回漠北,夺那军功;不想回京都,谋那帝位。 不想理会什么世家恩怨,黎民苍生…… 饭食极简,两人就着河光月光,灯光轻萤,就这样静默的吃完了。 用过后,楼画语将碗筷放于篮中,从背篓里拿了茶水出来:“是这边的白茶,味不如其他般清香,却又另有一股风味,尝尝。” 从上竹筏后,她未称“殿下”,只用“你我”相称,姬瑾听着自也感觉到不同,帮她布壶摆盏。 待倒出微凉的茶水,楼画语抿了一口,靠在竹椅后背之上,看着那被灯光引来的秋萤,朝姬瑾道:“殿下愿听故事吗?我为什么怕殿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