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9章躺着看传真 (第1/2页)
酒店。 客厅。 杨书禾手中拿着一份传真,看得聚精会神。 自从刚才说动了唐悠悠后,他便迫不及待的抱着唐悠悠来到了客厅。 来到客厅后,他先是亲闻了唐悠悠一番,等唐悠悠彻底放开…… 至此,水到渠成。 君王不早朝。 直到唐悠悠能够独当一面了以后,杨书禾忽然想起唐悠悠刚才说的,吴丽萍已经把今天《那些年》的销售数据,传真了过来。 他不由有些好奇《那些年》今天的销量,于是让唐悠悠继续,而他则一边享受着美人的特殊照顾,一边翻看起传真来。 这也算一举两得,不耽误正事吧? 杨书禾先看了下《那些年》的销量。 《那些年》上市第二天,内地的销量相比昨天,直线下降了近半,网上和实体店,一共只卖出了8万3千多张。 不过,专辑销量看似下降了近半。 但8万多张的销售成绩,依然傲视群雄。 比好多一线歌星整张专辑的销量,都还多了一两倍。 使得音乐界再一次被震动。 没有人再觉得杨书禾第一天的销量成绩,是侥幸或土豪粉丝无脑支持的原因所致了。 而是杨书禾真的创造了一次实体专辑的销量奇迹。 已经多少年了,唱片业又一次出现了这种盛况? 至此,再也没有人敢跳出来质疑杨书禾的销量,或《那些年》的质量了。 反而因为销量逆天的因素,使得《那些年》受到了音乐界的狂热吹捧。 分析《那些年》现象的文章,更是铺天盖地,比第一天的乐评还要多。 杨书禾当然也随之变得更加炽手可热起来。 什么音乐才子,音乐诗人,音乐鬼才,音乐魔术师……各种赞美的名称,一股脑儿的都往杨书禾头上安。 就连原本业内都不看好的《那些年》同名电影,也开始变得充满期待了。 与以前对杨书禾的打压和奚落,完全成了两个极端。 《那些年》的逆天销量,甚至还引发了一场网友对音乐人的口水战。 有网友嘲讽某位音乐人,以前总是抱怨内地唱片业不行了,不好做,可如今看杨书禾《那些年》的销量,这说明根本不是唱片业不行,而是没有歌手做出好的音乐。 此番言论,顿时获得不少网友的认同。 于是纷纷奚落起现在的歌手来。 什么没心思做音乐,一天都忙着去商演,去参加综艺节目去了, 总之,是把以前对歌星的不满,全都发泄了出来。 而那些歌星却是有苦说不出来。 想要做到和《那些年》一样首首经典的专辑? 谈何容易! 而且就算有这么多经典歌曲,也不可能做成一张专辑。 这么多好歌,都够捧红七八个歌手了,谁会这么卖家,制成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