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落寞往生城 (第2/2页)
有人状告夜北月的父亲蓄意谋反,振振有词,列举了夜北月父亲以及夜家军的多条罪行,一堆人到皇上面前闹事了。 一开始皇上并不相信他们,也许心中有所猜疑,但能做皇上,毕竟也不是什么头脑简单粗暴,四肢也不够发达的人。 他心中很清楚夜家军的重要性,于是并没有搭理这些状告的人,还警告了他们一次,训斥说他们应该一心为国,战乱为定,要团结一心。 这些人没有把夜北月的父亲拉下马,还被皇上责怪,自然是心有不甘的,但是鉴于皇上的警告,对付夜北月的父亲的事只能暂时放下,但暗地里,他们仍然紧紧的盯着夜北月的父亲和夜家军,不放过他们的任何一点错误。 这不,因为夜北月的父亲采取迂回战术,故意输了一次,他们就开始沸腾了。 纷纷上书要求治夜北月父亲的罪,说他领兵不利,还有谋反之心。 这次皇上也有点慌了,但理智还是在的,并没有随随便便就治罪,而且决定静观其变。 那些大臣得不到皇上的回应,一个个哭天抹泪的跪在书房前,说如果不换人,国将亡啊。 可是很快他们就被打脸了,在书房门前跪了不到几个时辰,就又有战报传来,说夜家军连续作战,连胜几场,又夺回了一座城。 这下子,一个个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皇上则在书房里大笑了起来。 到底是老谋深算的人,他们很快又采取了其他措施,找上了皇上的宠妃。 他们要求这位宠妃给皇上吹枕边风,承诺帮她登上后位。 这位宠妃也是个有心计的,不直接说夜北月的父亲怎么怎么,而是建议皇上可以试一下其的忠心。 自古以来,为君者大都是多疑的,更何况听了这么多人说,心下自是有怀疑的,只不过鉴于战乱,只能怀疑不能行动,心中实在不舒服。 这位宠妃的提议就如沙漠中的甘泉,使得龙颜大悦。 于是皇上就按这位宠妃说的,第一次延迟了夜家军的军饷。 夜北月的父亲对于那些人的作为还是有所耳闻的,只是心中不屑,没有过于在乎。 而这次克扣了夜家军的军饷,还是在夜家军与敌方交战最猛的时候,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忍受的。 于是夜北月的父亲就决定给他们一个教训。 他们首先安顿好了那些百姓,提前让他们躲了起来,以防不测。 后来又作战了几天,该来的军饷还是没来,原来的粮草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夜北月的父亲索性就直接退兵,连一点抵抗都没有。 这下子敌军连克三城,还在不断的向前推进,这个速度下去,到达皇城也很快。 皇上一下子慌乱了,有些不知所措,正好又接到了夜北月的父亲的奏折。 夜北月的父亲说军饷一旦延迟时间过长就不作战,再听见那些大臣的谗言就不作战,直接投奔敌国。 他们不是说他造反吗?那就做给他们看。 皇上不敢耽搁,立刻把夜家军的军饷送到,并表示不会再有人随便议论夜家军,请求夜北月的父亲以及夜家军能为国效力。 有了军饷,得到了保证,夜北月的父亲带着夜家军,以无人能及的气势,打退了敌军,一直打到国家边界,后来接近敌国皇城。 皇上放心了,狠狠的训斥了那些个官员一顿,那个宠妃也被贬冷宫,后来病死了。 那些个官员这下子到是谁都不敢再说什么,一个个耷拉着头,不敢再找夜北月的父亲以及夜家军的麻烦。 当年的夜家军神勇非凡,因为他们,敌军都不敢前来侵犯,国家渐渐安定了下来。 只是最近几年,大陆平定了不少,国内也是风平浪静,在外没有什么强敌前来侵犯,在内也是一副国泰民安的好景象,并没有什么起来造反捣乱的。 于是,自从夜北月的父亲去世之后,这一只骁勇善战的军队就这样落寞了下来。 因为被朝廷忌惮,夜北月的父亲去世后朝廷就再没有调派新的将领过来。 一是夜家军不一定接受,二是想要削弱夜家军的力量,害怕他们造反。